產業動態

 產業動態 / 首頁

20年家庭支出變化大 這些地產題材豬羊變色

2021/3/4

回上頁

根據主計總處人口及住宅普查顯示,近20年來台灣家庭支出變化大,醫療保健增加最多,達5.1個百分點,餐廳及旅館次之,增加3.9個百分點,運輸交通及通訊第三。減少的比重最高為購買食材、食品、飲料,其次為休閒、文化與教育消費。

調查顯示,國人比以往更重視健康,相關房市題材如醫療、健身,公園等,更能打動購屋人,美食商圈也具吸引力,但隨手機發達,過去熱門的藝文中心、美術館、影城等,可能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。

比較過去20年家庭消費支出分布,民國88年占家庭消費開銷最多的住宅服務、水電瓦斯,達25%,其次為食品、飲料,約18%,第三為運輸交通及通訊,以及休閒文化及教育,占比均為11%。

20年後,民國108年,家庭消費開銷最多的,仍是住宅服務、水電瓦斯,但占比從25%降至23%,食品飲料下降至第三名,取而代之的是醫療保健,占比達16%,較先前增加5.1個百分點。

另外餐廳、旅館支出增加3個百分點,休閒文化及教育則從原先排名第三,下降至第六名。

高齡化來臨,造成國人在醫療保健支出增加明顯,小家庭增加則讓外食普遍,加上行動裝置普及,改變台灣人的生活型態,廣設捷運讓都市生活圈擴大,行動裝置普及等等,也都牽動了生活的改變,也讓居住形態大不同。

其中餐廳與旅館比重增加,顯示民眾越來越習慣透過外食解決民生問題, 在購屋上,美食商圈也成購屋重要選項,像大直一帶匯集米其林餐廳,近年就成為高端購屋族熱點之一。

醫療保健的比例增加5.1個百分點,顯示國人現在更加重視健康,體態,購屋時也會選把方便運動、健身,列為重要考量,中高齡族群則會進一步選擇就醫便利的居住環境。

休閒、文化及教育支出比重減少,則反映網路、行動裝置普及,改變國人娛樂及獲取知識習慣,美術館、藝文中心、影城等房市題材吸引力可能不若以往。

20年來家庭消費支出明顯改變,連帶也讓住宅市場有所改變,如小宅增加、蛋白區推案頻頻等,預料高齡化、科技化下,家庭消費支出將更往醫療與便利性偏移,生活負擔輕鬆和高CP值, 將成為買方選屋重要考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