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樓店面開什麼最受歡迎?最近受疫情影響,不少大樓店面出現退租潮,在網路住戶群組也發起「許願」討論串,最後大多是以「銀行」跟「診所」的指名度最高;至於「餐飲業」則是最不受歡迎,專家解釋,住戶大多會考慮到房價、機能、友善等層面,至於小吃餐飲業最不受歡迎,多是因為影響房價、甚至帶來髒亂,有些管委會還會明文限制,不得不慎。
大樓社區管理除了代為管理、收信之外,一樓通常還會有店面進駐,具有居住加值效果。「坊間買方接受度高的業種如名牌服飾、診所、銀行等實用性高,不會產生噪音等負面因子,通常是公認好感度最高的業種。」民眾曾小姐說:「銀行就像是金庫,住在金庫上面一定會賺錢!」
聖揚開發總經理陳正哲分享,店面對於住戶求的就是一個方便,除了銀行以外,診所也最具機能性,下樓就能夠看醫生,「有的社區診所甚至還會便宜住戶50元」,都可以算是社區附加價值。
至於對屋主來說,一名烏日陳姓房東分享,最近才將烏日高鐵特定區一處樓店出租給牙醫診所,好處是診所他們大多必須自行裝潢,而且必須培養客群,所以都會簽5年、10年長約,對房東來說,非常穩定,即便租金打個9折,自己會優先考慮。
至於其他飲食業多採1年1租,相對不穩定,容易有空窗期,而且還得向社區管委會進行溝通,比較麻煩。陳姓房東指出,餐飲業還常因有蟑螂老鼠較多的負面連結,容易會讓社區出現抗性,甚至食物「聞久」了可能會覺得臭,也都會造成社區糾紛矛盾,拉低價值。不過,輕食店或咖啡廳這類型通常接受度較高。
不過店面是否會直接影響房價?除非屬於明顯的嫌惡店面或是髒亂情況,否則兩者較難看出直接影響性,但若是「名店」進駐,也會對社區房價有感上升。舉例來說,豪宅新案一樓店面都會直接被企業「打包」做為旗艦總部,也具有提升形象作用,因此店面一定也代表著社區門面觀感,一般社區也可納入經營行業別的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