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台中市郊(非都計區)一帶,大多因建地稀少難整合,且多甲、乙建地或農地,即便要開發蓋住宅,審核嚴格,人口密度又不高,例如新社區頂多偶爾推出休閒別墅,吸引退休族群買單,近年從未見有電梯大樓產品,不過在房地產上漲後,市況明顯扭轉。
在地業者指出,非都計區人口少,也非鬧區,過去幾乎難有集合式住宅案,但每3、4年推一案,這幾年銷售狀況都還不錯。例如去年推出的新社建案「新社之星」,去年下旬橫空出世,共41戶住家、2房格局最早打出15萬元搶市,現在倒是反映市況熱絡、營造成本等,每坪開價上漲至19萬元起跳。
新社人口僅2萬餘人,去年首推大樓建案,一年過去還有2成以上漲幅,在地人都覺得太扯,不過中部代銷業者顏子翔說:「只要掌握到1%的在地購屋需求,就會有買盤進場,例如住宅大樓的24小時管理、公設及電梯上下樓,對於在長者就很有吸引力。」
顏子翔說,這些外圍地區的透天厝,缺乏管理,生活居住相對不便,居住者年紀較高,附近長期10、20年都沒有新屋,形成嚴重的房市斷層,「很多地方在這波推案前,上一個大樓可能已經20年前」,因此市場需求有,不過胃納量頂多是一年一兩案。
同屬都計外的台中東勢區,今年人口跌破4.9萬人,過去5年流失超過2千人,是台中人口流失嚴峻的地區之一,在地建物一眼望去全是老透天,也因如此,近一年就吸引坤悅開發、富宇建設相繼進軍,預售房價喊到每坪20多萬元;而當地「惠來上景」系列作,自2018年起一年推一期,至今房價最多漲了近五成。
東勢區這波預售建案除了鎖定在地換屋需求外,還有全看好一條「東豐快速道路」,以低總價中小坪數、吸引市區年輕人通勤。建商也說:「東勢是上雪山必經之路,看屋族不乏有退休族群,想就近當度假屋,這樣的客群占有部分,」
記者實際循線遇到剛剛購入草屯中投公路旁、一次買2戶3房的自營商,選購的基地條件正處邊緣區,為標準的「房市凹陷區」,他說:「買這種偏僻外圍區段,主要是因交通到台中很方便,打算拿來給長輩休息度假用,當作孝親宅,沒有想過投資賺錢。」
他說:「鄰居也有不少年輕首購族,如果通勤距離半小時以內,跑來遠一點的地方,建案CP值比較高,主打的還是通勤族。」
「居住外移趨勢仍會持續」!台中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本源說:「萬物什麼都漲,現在要施工也找不到人,土地也不便宜,利潤大幅壓縮,房價上漲短期很難修正,市區4字頭是常態、環74沿線3字頭,建商不斷向有市場需求的市郊區移動,短期一兩年內不會改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