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業動態 產業動態 / 首頁
關鍵房價指標都「超標」!專家:民眾購屋負擔越來越重
2022/3/3
回上頁
對於國內高房價及房價高漲、居住正義的議題,各界討論相當多,政府陸續推出打炒房措施,包括房地合一2.0、實價登錄2.0,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,以及內政部禁預售屋換約修法、近日財政部房屋稅議題等,都希望遏止投機炒作致使房價飆漲;房產學者也點出幾個房價指標,明顯可看出都「超標」,也可解釋國內民眾買房越來越沉重與困難的關鍵原因。 首先在房價所得比部分,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,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專業研究,住宅負擔能力評級是以中位數倍數,也就是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收入中位數作為評量標準,三倍以下屬於負擔得起,超過五倍就屬於嚴重負擔不起。 而2002年第四季台灣全國房價所得比就已陸續出現超標情況,近年台北市、新北市、台中市甚至都超過10倍,顯見民眾買房相當不容易,再看2021年第三季最新的房價所得比數據,全國平均9.24倍,六都、全國非常多區域的房價所得比都已超標,全部超過5倍以上。 至於房貸負擔率方面,莊孟翰指出,2002年第四季之後全國房貸負擔率就陸續超標,尤其從2015年起,除了台南市之外,全國及其他五都房貸負擔率都超過30%的標準,到2020年六都全部超標。由這些數據可看出,一般民眾購屋的負擔可說越來越重。 此外,國際用來衡量房市泡沫警戒線的指標,莊孟翰表示,就是房貸餘額占GDP比重是否超過40%?經過計算,2021年國內房貸餘額占GDP比重來到40.6%;而2021年房貸餘額加上建築貸款占GDP比重為53.63%,他指出,這些數據及房價負擔指數都超標,不但代表民眾買房更難,且政府打炒房要如何兼顧產業及經濟發展,是政府必須要去全盤思考的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