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業動態

 產業動態 / 首頁

本周指標/景氣可望持續復甦

2016/9/6

回上頁
美國8月ISM製造業經理人指數(PMI)較前月下滑、降至49.4%,創近七個月新低,也跌破50%榮枯線。在五大分項中,新訂單大幅轉降至49.1%、生產指數降至49.6%,為拖累製造業PMI主因。

此外,企業及客戶存貨均處萎縮,或加速整體庫存去化速度,且美元相對強勢的環境下,企業對前景偏保守。惟美國景氣仍溫和擴張,後續將觀察本月數據是否為短期波動。

美國聯準會(Fed)主席葉倫於全球央行總裁年會表示,當前美國經濟正趨近Fed所訂的充分就業及物價穩定雙重目標,且預期經濟將溫和成長,凸顯Fed漸進式升息的決心,為避免影響11月總統大選,預期12月升息可能性較高。

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上修2016年台灣全年國民生產毛額(GDP)至1.22%,景氣對策燈號轉呈綠燈,為17個月以來首見,領先指標持續上揚,顯示台灣已走出景氣谷底。7月台灣海關出口數據表現佳,年增率2.1%,結束連17個月負成長,而本周將公布8月數據,年增幅或因比較基期回升而收窄,但復甦態勢仍可延續。

日本7月失業率續降至3.0%,為2000年以來最低,求才求職比維持6月1.37的高水平,求才數增加速度仍較求職數快,因企業求才困難,兼職及臨時工連三月增加,勞動供需缺口短期將難以縮小。工業生產指數則持平於上月,分項子行業部分出現好轉跡象,尤以電子零組件受半導體市況回溫,帶動生產回升。

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PMI升至50.4%,不僅回歸榮枯線上,也優於市場預期49.8%,創近22個月新高。製造業PMI好轉,主因是8月間工業原料價格反彈,帶動鋼鐵、金屬等上游工業營運復甦所致,然因供給側改革進程仍落後於官方規畫,未來仍須留意產業執行去產能、削減庫存的進展。本周將公布中國8月貿易數據,第4季中國出口可望好轉。

歐元區近期經濟數據優於預期,物價方面,8月CPI年增率持平於前月的0.2%,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則降至0.8%,能源價格因比較基期走低,對物價負貢獻的情況已略為減緩,然整體物價表現仍顯疲弱,預期歐洲央行在9月貨幣政策會議不會有大規模擴大寬鬆,但可能會延長購債期限或變更購債細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