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業動態

 產業動態 / 首頁

台電投入30億 在台中港打造東南亞最大離岸風電港

2017/7/24

回上頁

為了配合能源轉型、推動離岸風電,台電今天正式與台灣港務公司簽約,台電投入超過30億元,承租台中港共約12.8公頃的5A、5B碼頭及4C碼頭後線土地20年,作為風電設備裝卸、製造、組裝及儲存的用地,聯手打造東南亞最大離岸風電港。

台電表示,未來將以「共用」原則營運,除台電自用外也將分租給其他離岸風電業者,將碼頭效益極大化。預計未來將有超過600支風機在此組裝及運送,首支風機預計在108年中可在這座碼頭組裝完成。

台電表示,有好的風機組裝碼頭才能實現開發台灣海峽優良的離岸風場,初期尋找離岸風電施工碼頭就鎖定台中港,中部地區雖然有其他漁港或商業港口,但台中港從碼頭地理、水文及港務營運等條件都是首選。而且,台中港距離彰化外海風場僅約40公里,台電近期布局離岸風電,主力放在彰化外海,可於台中港就近組裝風機大幅縮短海上作業時間。

台電指出,由於離岸風機屬大型重件機具,組裝需較大空間,海面上的風機塔架高超過100公尺、葉片長65公尺,相關零組件需要水深達11米的碼頭及重機具來承載,台中港就是距離彰化外海最近且符合承載力的重件碼頭,再加上該港具備進口陸域風機的營運經驗,綜合考量海上作業風險與便利性,台中港是組裝施工離岸風機的最佳基地。

台電預估,每年可在租用碼頭組裝約30至40台風機,承租20年共可組裝約600台的數量,未來碼頭將以「分租共用」、「使用者付費」、「不以營利為目的」等原則進行營運。除了組裝台電規劃的360台風機外,還會將碼頭轉租給其他離岸風力開發業者使用,可降低其投資風險及成本。除風機組裝外,未來風機營運階段,也需要碼頭來進行維修工作,初步估計每年有30至60台的維修量,可望帶來附加效益。

台電表示,已委託台中港務分公司加強碼頭的主體結構承載力以增強負載等級,從原本每平方公尺載重3噸大幅拉升到50噸,以及碼頭水下海床鋪設1.5米厚的碎石來強化承載力,預計108年會先完成5A碼頭改建,另5B碼頭將於109年啟用。台電離岸風電第一期計畫的22支風機將率先在此組裝,第一支風機預計108年6月可以在此組裝完成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goo.gl/STqdQe